‘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’,音乐喷泉配曲也与写文章有神似之处,有时能配曲异常顺利,而且配曲效果之好令配曲者本人都惊喜。这种情况并不多见,但每个配曲者都有这方面的经历。我的体会是,先别忙着高兴,务必要做个总结,仔细分析自己究竟所以为‘对’的原因。因为灵感往往转瞬即忘。同样,在一些配的不尽如人意的曲子中寻找失败的原因,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。
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个人配曲艺术的风格问题上,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。可以借鉴优秀作品的一些处理手法,但不要模仿,模仿会让人失去自我,对于一个艺术行业而言,没有比失去自我更可悲的事。
艺术在于创造,阿炳的《二泉映月》所以成为世界名曲,不仅仅因为其音乐本身,他对演奏技巧和二胡本身都进行了改良。喷泉配曲艺术的发展也当如此,需要喷泉人共同努力。
我曾请教已故文学家史铁生老师,什么是文学艺术创作所最必需的,他的回答很简单,‘诚实和善思’。这句话我终生铭记,每当在配曲时,没有真正领会音乐,或者不知如何用喷泉来表达的时候,当想要偷懒耍滑或者干脆抄袭他人作品的时候,我就想起他的这句话。
音乐喷泉配曲与任何高雅艺术的道理都是相通的,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配曲者,需要胸怀一颗对艺术赤诚之心,经过常年的艺术追求,不断增强自己的艺术修养,并反复实践总结。成功之路上绝没有什么捷径。艺术之神永远偏爱那些胸怀一颗至真至诚之心,且不畏艰辛的追求者。此前未见有喷泉配曲艺术的文章,作为一名热爱喷泉艺术的我,一名喷泉配曲者,写下这些心得体会,抛砖引玉,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。
感谢访问,摘自 邹大立 作品 转载请保留杭州喷泉公司http://www.hzhanxiang.com/